一份好的答辯狀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案件的審理效率,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。因此律師在撰寫答辯狀時一定要突出焦點,重點抗辯,條理清晰、論據(jù)扎實。

深圳律師事務所提醒,答辯狀不要情緒化表達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1、 針鋒相對,焦點突出。答辯人的答辯狀應針對原告的起訴狀提出,特別是應針對原告起訴狀中的“事實與理由”提出自己的意見,切忌自說自話。一份“理想”的答辯狀態(tài)應當根據(jù)自己的認知對原告的“事實與理由”部分進行歸納整理,將起訴狀中去蕪存菁,并有針對性的提出意見,突出爭議的焦點,幫助法官快速了解案件的“癥結”所在,也能更清晰的了解答辯人的觀點和訴求。2、答辯狀中的主張要有對應證據(jù)支持。訴訟的對抗很大程度上即是證據(jù)的對抗,原告往往會針對其起訴狀的“事實與理由”提供據(jù)以支撐的證據(jù)。答辯人如欲在答辯狀中反駁原告的事實主張,除應有針對性的提出反駁意見外,還應提出有效的反駁證據(jù)或?qū)ψ约涸诖疝q狀中新的事實主張?zhí)峁┳C據(jù)支撐。因此這就要求答辯人在答辯過程中不僅僅是完成答辯狀的書寫,更要進行證據(jù)收集等準備工作,從而在證據(jù)的基礎上提出答辯意見。如果有條件的話,在答辯狀中對于陳述的事實所對應的證據(jù)加以標注,比如以括號形式注明“詳見被告證據(jù)1”等,則會更有利于論證己方觀點。在交通事故的應訴過程中,不少律師總覺得類型單一,訴請固定,因此在應訴過程中,答辯內(nèi)容單調(diào)空洞,使得最后的防線徹底潰敗。3、多理性分析,少情緒化表達。答辯狀的提交對象并非原告,而是提供給案件的審判人員。一份過于情緒化的答辯狀并不會給法官帶來更積極的第一印象。特別是原告的起訴狀很大程度上存在“先入為主”的順序優(yōu)勢,答辯人的答辯狀如何起到“兼聽則明”的效果,在訴訟心理中顯得尤為重要。而對于大多數(shù)法官來說,更希望看到答辯人能夠冷靜理性的應對原告的起訴,提出有見地的答辯意見,而不希望看到更多情緒的宣泄,因為這對案件的依法審理幾乎沒有任何助益。